台湾乳杆菌 S29 和植物乳杆菌 S27 对瑞士白化大鼠绦虫感染的功效。
摘要来源:Exp Parasitol。 2024 年 2 月 7 日;259:108715。 Epub 2024 年 2 月 7 日。PMID:38336094
摘要作者:Sudeshna Mandal、Chandrani Mondal、Sinchan Ghosh、Samiparna Saha、Mou Singha Ray、Larisha M Lyndem
文章隶属关系:Sudeshna Mandal
摘要:Hymenolepis diminuta 是一种人类人畜共患绦虫感染,仍然是驱虫研究的重要绦虫模型,因为它在严重感染期间表现出与其他成人绦虫一样的常见临床症状。使用乳酸菌作为益生菌是药物的替代品,在过去十年中,这种药物的研究和使用已大大增加。本研究旨在确定两种益生菌(台湾乳杆菌菌株 S29 和台湾乳杆菌菌株)的驱虫功效。植物杆菌菌株 S27 对抗受感染大鼠中的 H. diminuta。随机选择四组动物,每组六个编号作为阴性对照(第一组)、阳性对照(感染)(第二组)和分别用两种益生菌治疗的感染者第三组和第四组。选择另外四组(V-VIII组)并进一步细分为四个亚组,以研究益生菌治疗期间幼虫到成虫的发育。用这两种益生菌处理后测定每克蠕虫负荷。此外,还评估了血液学测定和生化标记物的水平,通过组织学研究测定了组织损伤,并进行了肠道线粒体检测。在益生菌治疗组中,蠕虫的存活率降低了约 70-90%,EPG 计数减少了 81-94%。在发育阶段观察到显着水平的幼虫建群不成功。血液学参数以及一些生化参数的改善用益生菌处理后,在宿主体内观察到了显着的米数。益生菌处理后,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肠道结构破坏和线粒体密度较对照显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