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特异性 T 细胞离体介导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细胞毒性。
摘要来源:J Neurovirol。 2011 年 10 月;17(5):448-54。 Epub 2011 年 7 月 27 日。PMID:21792750
摘要作者:Jennifer Canniff、Andrew M Donson、Nicholas K Foreman、Adriana Weinberg
文章隶属关系:Jennifer Canniff
摘要:临床或实验室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的证据始终与较低的神经胶质瘤风险相关,这表明 VZV 对神经胶质瘤具有保护作用。我们提出了以下解释性假设:与正常实质相比,重新激活的 VZV 优先感染并杀死神经胶质瘤;和 VZV 特异性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细胞(CTL)与神经胶质瘤发生交叉反应。我们建立了 VZV 感染的离体模型,结果表明神经胶质瘤细胞系和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同样容易感染 VZV,并且感染后存活率平均下降 15%。在共培养中,神经胶质瘤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相对生长不受VZV感染的影响。然而,VZV 刺激而非模拟刺激,来自 VZV 血清阳性个体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识别并杀死 HLA I 类匹配的神经胶质瘤细胞(平均±SE 活力下降 26±±12%,p= 0.04),但不匹配星形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瘤细胞的 VZV 感染并不影响 T 细胞介导的杀伤作用。综上所述,这些数据表明离体 VZV 感染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具有类似的直接影响。既往 VZV 感染对胶质瘤发病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识别 VZV 和胶质瘤细胞共有表位的 CTL 介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