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不同强度电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摘要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14 年 10 月;34(5):775-81。 Epub 2014 年 10 月 16 日。PMID:25318892

摘要作者:

熊帆、王英、李世奇、田满、郑翠红、黄光英

文章所属单位:

熊帆摘要:

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影响大量人群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强度的电针(EA)治疗对 FC 患者的影响。共有111例符合罗马III标准的FC患者被随机分为不同强度的EA组(低强度和高强度的EA组)和药物控制(MC)组。在电针组中,患者在曲池接受电针治疗(LI11)和上巨虚(ST37)双侧治疗4周,前2周每周5次,后2周每周3次。 MC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5 mg口服,3次/d,持续4周。使用便秘日记记录每天的自发排便频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在基线和治疗后 4 周结束时评估皮质醇 (CORT)、P 物质 (SP) 和血管活性肠多肽 (VIP)。与基线相比,每周大便次数明显增加(P<0.01),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基线相比,电针治疗4周后,低强度电针组SDS评分和血清CORT水平显着降低(P<0.01),血清SP和VIP水平显着升高(P<0.05);高强度电针组SAS、SDS评分及血清CORT水平显着降低(P<0.05),血清SP、VIP水平显着升高(P<0.05)。 MC组血清CORT、VIP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MC组相比,治疗4周后,低强度EA组血清SP水平明显升高(P<0.01)。低强度和高强度电针均能有效增加排便次数,改善FC患者焦虑、抑郁,降低血清CORT水平,升高血清SP、VIP水平。结论低强度和高强度电针对FC患者均有效,但低强度和高强度电针之间无显着性差异。

研究类型 : 人体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焦虑, 便秘,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