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黄酮类黄芩苷可预防实验性中暑时的脑血管功能障碍和脑部炎症。

摘要来源:

神经药理学。 2007 年 3 月;52(3):1024-33。 Epub 2007 年 1 月 3 日。PMID:17204294

摘要作者:

Ching-Ping Chang、Wu-Tein Huang、Bor-Chih Cheng、Chuan-Chih Hsu、Mao-Tsun Lin

摘要:

本研究是旨在评估黄芩苷(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在中暑动物模型中的预防作用。在热应激开始之前,将麻醉的大鼠分为两个主要组并给予以下药物:静脉注射载体溶液(1mL/kg体重)或黄芩苷(10-40mg/kg体重)。他们暴露在43摄氏度的环境温度下导致中暑。另一组大鼠暴露于室温(24℃)并用作常温对照。他们的p连续监测生理和生化参数。当媒介物预处理的大鼠经历热应激时,其存活时间值为20-28分钟。静脉注射黄芩苷预处理可显着提高中暑期间的存活率(65-248 分钟)。与正常体温对照组相比,所有经过媒介物预处理的中暑动物均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核心温度、颅内压和一氧化氮代谢物 (NO(2)(-))、谷氨酸、甘油、乳酸/丙酮酸比率和二羟基苯甲酸(DHBA) 位于下丘脑。此外,血清和下丘脑白细胞介素-1β (IL-1β) 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的水平以及肌酐、血清尿素氮、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的血浆水平中暑后升高。相比之下,所有经过媒介物预处理的中暑动物的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脑血流量和脑PO(2)。在热暴露开始前给予黄芩苷可显着降低中暑时出现的高热、颅内高压以及下丘脑NO(2)(-)、谷氨酸、甘油、乳酸/丙酮酸比值和DHBA水平升高。黄芩苷预处理可抑制中暑引起的血清和下丘脑中 IL-1β 和 TNF-α 水平升高以及肾功能和肝功能障碍。相比之下,中暑期间黄芩苷显着升高血清和下丘脑的IL-10水平。我们成功证明黄芩苷可以用作中暑的预防剂。特别是,黄芩苷可以预防中暑时的脑血管功能障碍和脑部炎症。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脑部炎症, 中暑,
治疗物质 : 黄芩, 黄酮类化合物, 儿茶酚,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