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端粒长度、氧化损伤、抗氧化剂和乳腺癌风险。

摘要来源:

Int J Cancer。 2009 年 4 月 1 日;124(7):1637-43。 PMID:19089916

摘要作者:

Jing Shen、Marlie D Gammon、Mary Beth Terry、Qiao Wang、Patrick Bradshaw、Susan L Teitelbaum、Alfred I Neugut、Regina M Santella

摘要:

端粒发挥在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且在端粒缩短至临界长度后容易受到氧化损伤。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了白细胞 DNA 端粒长度对乳腺癌风险的作用,并检查了尿液中是否存在 15-F(2)-异前列腺素 (15-F(2t)-IsoP) 和 8-oxo-7、 8-二氢脱氧鸟苷 (8-oxodG) 或膳食抗氧化剂摄入量改变了端粒长度与乳腺癌风险之间的关系。基于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长岛d 乳腺癌研究项目——在 1,067 例病例和 1,110 名对照组中进行。通过定量PCR评估端粒长度。总体而言,病例和对照之间端粒长度(T/S 比)、15-F(2t)-IsoP 和 8-oxodG 的平均水平没有显着差异。仅在绝经前女性中,与最长端粒(Q1)相比,端粒较短(Q3 和 Q4)与乳腺癌风险显着增加相关。年龄调整后的 OR 和 95% CI 分别为 1.71 (1.10-2.67) 和 1.61 (1.05-2.45)。 5-F(2t)-IsoP 和 8-oxodG 生物标志物不会改变端粒与乳腺癌的关联。在端粒最短 (Q4) 且饮食和补充 β-胡萝卜素、维生素 C 或 E 摄入量较低的女性中,观察到乳腺癌风险中度增加 [OR (95% CI) = 1.48 (1.08-2.03), 1.39 (1.01-1.92) 和 1.57 (1.14-2.18)],尽管趋势检验仅在维生素 E 摄入量较低的亚组中表现出统计显着性 (p(趋势) =0.01)。这些结果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表明绝经前女性或饮食中抗氧化剂或抗氧化剂补充剂摄入量较低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可能受到端粒长度的影响。

研究类型 : 人体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乳腺癌:预防,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