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几种可预防噪音引起的听力损失的药物进行统一比较。
摘要来源:PLoS One。 2009;4(6):e5987。 Epub 2009 年 6 月 24 日。PMID:20809938
摘要作者:Sharon Tamir、Cahtia Adelman、Jeffrey M Weinberger、Haim Sohmer
文章所属单位:生理学系;以色列-加拿大医学研究所,希伯来大学哈达萨医学院,POB 12272,耶路撒冷 91120,以色列。 [电子邮件受保护]。
摘要:摘要:背景:药物降低噪声性听力损失 (NIHL) 的能力已在不同的实验条件(动物种类、噪声强度、持续时间、评估技术等)中进行了评估,因此很难评估其相对功效。预发送的研究旨在提供更统一的比较,并更好地理解 NIHL 的机制。方法:研究的药物包括呋塞米(袢利尿剂)和抗氧化剂 N 乙酰-L-半胱氨酸、维生素 A、C、E 以及血管扩张剂镁。将小鼠暴露于连续宽带噪声(113 dB SPL,持续 3.5 小时),并在噪声暴露前和噪声暴露后 1 周对所有动物的 NIHL 进行评估,使用听神经脑干诱发反应 (ABR) 对宽带喀哒声和 8 kHz 音调突发进行评估。结果:每种药物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都会导致 NIHL 类似的降低。结论:袢利尿剂呋塞米通过降低阶中耳蜗内电位的大小,可能抑制外毛细胞和基底膜的主动振动,从而减少噪声暴露期间自由基的形成。抗氧化剂 N 乙酰-L-半胱氨酸和维生素 A、C、E 以及血管舒张剂镁可能对抗自由基。因此,对先前注射呋塞米已减少自由基形成的动物施用抗氧化剂并没有对 NIHL 产生额外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