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抗坏血酸的药理学浓度是通过肠胃外给药达到的,并具有抗肿瘤作用。
摘要来源:Free Radic Biol Med。 2009 年 7 月 1 日;47(1):32-40。 Epub 2009 年 2 月 28 日。PMID:19254759
摘要作者:Julien Verrax、Pedro Buc Calderon
摘要:最近,有人提出抗坏血酸(维生素 C)的药理学浓度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由于高剂量的抗坏血酸已被描述为具有抗癌作用,因此已在体外和体内研究了这些浓度的治疗潜力。通过使用 2 小时暴露(模拟肠胃外使用的方案),我们观察到抗坏血酸的药理学浓度非常有效地杀死各种癌细胞系(EC(50)范围为 3 至 7 mM)。细胞毒性的机制是基于细胞外毒素的产生ar 过氧化氢并涉及细胞内过渡金属。与之前发表的结果一致,我们的体内结果表明,静脉内和腹膜内施用抗坏血酸均可诱导血液中的药理学浓度(高达 20 mM)。相反,口服达到的浓度仍保持生理浓度。根据药代动力学数据,胃肠外给予抗坏血酸可降低小鼠肝癌的生长速度,而口服相同剂量则不会。我们还报告说,抗坏血酸的药理学浓度不会干扰而是增强五种重要化疗药物的活性。总而言之,这些结果证实口服和肠胃外施用抗坏血酸没有可比性,后者导致抗坏血酸的药理学浓度表现出有趣的抗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