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摘要标题:
脊椎动物维生素 C 损失的遗传学。
摘要来源:Curr Genomics。 2011 年 8 月;12(5):371-8。 PMID:22294879
摘要作者:Guy Drouin、Jean-Rémi Godin、Benoît Pagé
文章所属单位:渥太华大学生物学系和基因环境研究中心,渥太华大学,安大略省,K1N 6N5,加拿大。
摘要:维生素 C(抗坏血酸)作为抗氧化剂和在胶原蛋白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重要的作用以及每天所需的相对大量的维生素 C 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脊椎动物能够合成这种化合物。令人惊讶的是,许多物种,如硬骨鱼、类人灵长类动物、豚鼠,以及一些蝙蝠和雀形目鸟类已经失去了合成它的能力。在这里,我们回顾了合成维生素 C 能力反复丧失背后的遗传基础及其影响。在迄今为止研究的所有案例中,无法合成维生素 C 的原因是 L-古洛糖酸-γ-内酯氧化酶 (GLO) 基因突变,该基因编码负责催化维生素 C 生物合成最后一步的酶。这个特定基因的突变偏差可能是因为失去它只会影响维生素 C 的产生。尽管鱼类、类人灵长类动物和豚鼠中的 GLO 基因突变是不可逆转的,但在蝙蝠物种中发现的一些 GLO 假基因已被证明在进化过程中被重新激活。人们认为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一些雀形目鸟类身上。有趣的是,这些 GLO 基因的丢失和重新激活与所涉及物种的饮食无关。这表明失去制造维生素C的能力是一个中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