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

单击此处阅读完整文章。

摘要标题:

黑参对乙酰氨基酚介导的肝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摘要来源:

分子。 2017 年 4 月 21 日;22(4)。 Epub 2017 年 4 月 21 日。PMID:28430162

摘要作者:

胡军南、刘志、王子、李新典、张连学、李伟、王英平

文章所属单位:

胡军南

摘要:

背景:频繁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APAP)已成为急性肝损伤(ALI)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评估黑参(BG)对 APAP 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潜在保肝作用,并首次进一步研究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对小鼠进行治疗口服灌胃一次 BG (300, 600 mg/kg),每天一次,持续 7 天。第7天,所有小鼠均接受250 mg/kg APAP治疗,24小时后引起严重肝损伤,并评估肝毒性。结果:我们的结果显示,与 APAP 组相比,BG 预处理显着降低了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 和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的水平。同时,与APAP组相比,包括谷胱甘肽(GSH)在内的肝脏抗氧化剂有所升高。相反,与 APAP 组相比,BG 治疗组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 水平显着降低。这些作用与肝组织中细胞色素 P450 E1 (CYP2E1) 和 4-羟基壬烯醛 (4-HNE) 水平的显着增加有关。此外,根据蛋白质印迹分析,补充 BG 通过增加 Bcl-2 和降低 Bax 蛋白表达水平来抑制细胞凋亡途径的激活。希斯托普病理学检查显示,BG预处理显着抑制APAP引起的肝组织坏死和炎症浸润。与 APAP 组相比,BG 预处理后,硝基应激的生物指标如 3-硝基酪氨酸 (3-NT) 也受到抑制。结论:结果清楚地表明BG介导的减轻APAP肝毒性的潜在分子机制可能涉及其抗氧化、抗凋亡、抗炎和抗硝化作用。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人参皂苷, 人参,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