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硫辛酸通过促进抗病毒基因上调并抑制 VHSV 诱导的氧化应激来发挥对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 (VHSV) 的抗病毒作用。
摘要来源:病毒罪。 2021 年 9 月 12 日。Epub 2021 年 9 月 12 日。PMID:34510367
摘要作者:张湾湾、陈晓琪、于方兆、李凤泉、李旺东、易美胜、贾坤通
文章所属单位:张湾湾
摘要: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属于弹状病毒科新弹状病毒属,是鱼类高死亡率的病原体,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重大损失。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抑制剂或其他治疗干预方案可针对 VHSV。α-硫辛酸 (LA) 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已被认为对不同的病毒具有抗病毒作用。在这项研究中,LA (CC = 472.6 µmol/L) 被重新调整用途,以表现出针对 VHSV 的抗病毒活性。在黑头鲦鱼细胞中,LA 显着增加了 VHSV 感染后的细胞活力 (EC = 42.7 µmol/L),并对 VHSV 诱导的斑块、细胞病变效应和 VHSV 糖蛋白表达产生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添加时间测定表明LA的抗病毒活性发生在病毒复制阶段。存活率测定显示,无论是共注射方式(38.095% vs. 1.887%,P<0.01)和后注射方式(38.813% vs. 8.696%,P<0.01),LA均能显着提高VHSV感染大口黑鲈的存活率。 )与对照组相比。额外的比较转录组和 qRT-PCR 分析显示,LA 处理上调了f 多种抗病毒基因,例如 IRF7、Viperin 和 ISG15。此外,除了 Nrf2 和 SOD1 表达外,LA 治疗还减少了 VHSV 诱导的活性氧的产生。总而言之,这些数据表明,LA 通过诱导抗病毒基因表达和减少 VHSV 诱导的氧化应激来抑制 VHSV 复制。这些结果为开发针对 VHSV 感染的潜在抗病毒候选药物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