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木槿花对尿路感染和实验性肾炎症的作用及机制。
摘要来源:J Ethnopharmacol。 2016 年 10 月 20 日。Epub 2016 年 10 月 20 日。PMID:27773797
摘要作者:周顺廷、罗心仪、李家政、郑路成、周佩琪、李玉珍、天云Ho, Chien-Yun Hsiang
文章归属:Shun-Ting Chou
摘要:民族药理学相关性: Hibiscus sabdariffa Linn.,也称为洛神花,在民间医学中用作抗炎剂。尿路感染(UTI)是长期护理机构中的常见问题。然而,玫瑰茄对UTI和肾脏炎症的影响仍有待分析。
目的:这里我们调查了玫瑰茄的效果喝酒有预防作用长期护理机构中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了洛神花对脂多糖 (LPS) 诱导的小鼠肾脏炎症的抗炎潜力。
材料和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临床观察的方式评估长期护理机构中洛神花的使用情况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小鼠连续7天口服洛神花,然后用LPS攻击。通过微阵列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洛神花的抗肾炎作用。
结果:临床观察表明,服用洛神花饮在长期护理机构中,使用导尿管的居民减少了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肾脏炎症是尿路感染的一个关键事件。 Roselle 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细胞中 LPS 诱导的核因子-κB (NF-κB) 激活以及小鼠中 LPS 诱导的白细胞介素 1β 的产生。免疫组化化学染色显示洛神花可抑制LPS诱导的NF-κB活化和肾脏炎症细胞浸润。基因表达谱进一步表明洛神花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基因和参与前列腺素和一氧化氮产生的酶基因的表达。此外,NF-κB是参与肾脏中洛神花调控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转录因子。
结论:<这是第一篇应用临床观察引导的转录组学研究探讨洛神花治疗UTI的应用及机制的报告。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洛神花饮料通过下调细胞因子网络、促炎产物的产生和 NF-κB 通路来改善 LPS 诱导的肾脏炎症。此外,该报告还提出了洛神花饮料对尿路感染的潜在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