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来自芹菜果实的抗粘连苯酞,可对抗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

摘要来源:

J Ethnopharmacol。 2019 年 6 月 12 日;237:300-306。 Epub 2019 年 3 月 20 日。PMID:30904704

摘要作者:

K Grube、V Spiegler、A Hensel

文章所属单位:

K Grube

摘要:

民族药理学相关性:芹菜的果实传统上在波斯和欧洲医学中用于治疗简单的尿路感染。

研究目的:该研究旨在从芹菜提取物中识别潜在的抗粘连化合物,为提高草药材料的标准化提供策略。

材料与方法:煎剂、水醇和丙酮提取物是从芹菜果实中制备的。通过快速离心分配色谱法和制备型 HPLC 进行生物测定引导的分级分离,然后进行 LC-MS 和 NMR 研究以阐明结构。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估提取物、级分和纯化化合物的抗粘附活性,评估荧光标记的尿路致病细菌(UPEC NU14)对T24膀胱细胞的粘附;甘露糖作为阳性对照。通过 qPCR 监测提取物对所选粘附素和适应性基因表达的影响。

结果:浓度依赖性抗粘附作用发现水醇具有活性,芹菜果实中的丙酮提取物 AE (IC85μg/mL) 具有更高的活性。生物测定引导的分级分离揭示了苯酞类药物 senkyunolide(1,无活性)和 sedanenolide(2,IC790μM)的存在。 2被评定为主要的抗粘连化合物,占总量的4.0%水提取物,水乙醇提取物中为 18%,AE 中为 71%。此外,类似的苯酞、Z-藁本内酯 (5) 的 IC 值为 611μM。此外,AE 导致自由浮动、非附着的 UPEC 中 fimH 和 sfaG 的显着上调,并在贴壁细菌中显着下调这些基因。

结论:苯酞被确定为极性和半极性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化合物,对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很强的抗粘附活性。目前的研究结果支持传统的植物疗法用于尿路感染的治疗,并为草药材料的标准化提供了基础。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芹菜,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