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醋作为改善餐后血糖控制的功能成分——人类干预研究结果和分子机制。
摘要来源:Mol Nutr Food Res。 2016 年 8 月;60(8):1837-49。 Epub 2016 年 6 月 27 日。PMID:27213723
摘要作者:Joseph Lim、Christiani Jeyakumar Henry、Sumanto Haldar
文章隶属关系:Joseph Lim
摘要:全球 2 型糖尿病患病率正在增加亚洲国家的负担尤其高。有必要确定功能性食品成分以遏制亚洲各人群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醋在整个亚洲被广泛消费,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是乙酸。这篇综述整理了人类干预试验的数据,表明醋的摄入似乎在调节正常耐糖个体的血糖控制方面更有效高于 2 型糖尿病患者或糖耐量受损患者。醋改善血糖控制的分子机制已通过人类、动物和细胞培养数据得到呈现。这些机制包括 (i) 激活位于肠腔肠内分泌 L 细胞中的游离脂肪酸受体 2 (FFAR2) 受体,导致胰高血糖素样肽 1 (GLP-1) 分泌增加,(ii) 5 腺苷一磷酸增加-激活蛋白激酶(AMPK)激活,导致脂肪酸氧化增加和肝脏糖异生减少,(iii)循环中游离脂肪酸降低,可能导致胰岛素敏感性改善,(iv)增加外周组织的血流量和( v) 增加饱腹感,导致食物摄入量减少。该综述还讨论了为什么这些机制对非糖尿病患者比对糖尿病患者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