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雷公藤红素通过抑制 NF-κB 信号传导改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炎症。

摘要来源:

J Ocul Pharmacol Ther。 2019 年 3 月;35(2):116-123。 Epub 2018 年 12 月 31 日。PMID:30596540

摘要作者:

张静月、周克文、张新宇、周业奇、李真、尚富

文章所属单位:

张静月

摘要:

用途:雷公藤红醇是一种三萜类奎宁甲基化物,对多种疾病模型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评估雷公藤红醇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炎症的能力。

方法:人 RPE (HRPE) 细胞和 ARPE-19 细胞系的原代培养物单独或联合使用雷公藤红素处理与脂多糖。通过 CCK-8 测定确定雷公藤红素对 RPE 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分别通过流式细胞术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炎症细胞因子(包括IL-6、IL-8和MCP-1)的蛋白和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信号通路(如IκBα/β、p65)和MAPK信号通路(p38MAPK、SAPK/JNK、p42/p44MAPK)磷酸化中间体的水平。

结果:雷公藤红素显着抑制 LPS 诱导的蛋白质表达和编码促炎细胞因子 IL-6、IL-8 和 MCP-的 mRNA 表达水平1,在 HRPE 和 ARPE-19 细胞中。细胞活力和凋亡测定表明雷公藤红素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并且在浓度低于1μM时抑制RPE细胞的凋亡。从机制上讲,用雷公藤红素预处理的 RPE 细胞表现出磷酸化显着降低。NF-κB 通路调节因子 IKKα/β 和 IκBα 的修饰,以及随后的 P65 失活,表明雷公藤红素通过抑制 NF-κB 信号通路来改善 LPS 诱导的炎症。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雷公藤红素是 RPE 细胞中有效的抗炎剂,并且可能在预防和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方面具有潜在应用。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黄斑变性,
治疗物质 : 雷公藤红素,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