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抗坏血酸、赖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半胱氨酸和绿茶酚类混合物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摘要来源:

《心血管药理学杂志》。 2007 年 3 月;49(3):140-5。 PMID:17414225

摘要作者:

Vadim Ivanov、M Waheed Roomi、T Kalinovsky、Aleksandra Niedzwiecki、Matthias Rath

摘要:

动脉壁平滑肌细胞 (SMC) 的某些剧烈行为改变已被证实考虑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关键步骤:SMC从血管中膜大量迁移到血管内膜层,SMC去分化为增殖表型,以及炎症细胞因子分泌增加作为对炎症刺激的反应。我们研究了天然化合物(抗坏血酸、绿茶提取物、赖氨酸、脯氨酸、精氨酸)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和N-乙酰半胱氨酸)使用培养的主动脉SMC模型。通过 DNA 合成测量细胞生长,通过 Matrigel 测量细胞侵袭性,通过酶谱测量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2) 分泌,并通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 (MCP-1) 和白介素 6 (IL) 测量 SMC 分泌-6)通过免疫化学测量。营养混合物 (NM) 抑制胎牛血清刺激的 SMC 生长,在 100 µg/mL 时抑制率为 85%。相应浓度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15 µM)(最活跃的茶酚类物质)产生了显着的效果,但比 NM 低。 NM 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主动脉 SMC 基质胶侵袭,并显着降低 MMP-2 表达。用肿瘤坏死因子-α 刺激 SMC,可显着增加 IL-6 和 MCP-1 等炎症介质的产生和分泌;添加 100 µg/mL NM 分别抑制 MCP-1 和 IL-6 的分泌 65% 和 47%y。 这些数据表明,抗坏血酸、茶酚类和选定氨基酸的 NM 有潜力通过抑制血管 SMC 对病理刺激的致动脉粥样反应来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并且值得进行体内研究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动脉粥样硬化,
治疗物质 : 绿茶, 维生素C, 氨基酸,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