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摘要标题:
昼夜节律紊乱及其在高血压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来源:Front Neurosci。 2024 年;18:1433512。 Epub 2024 年 8 月 7 日。PMID:39170672
摘要作者:Raymond Crowthers、Trinh Thi Mong Nguyen、Diana Martinez
文章隶属关系:Raymond Crowthers
摘要:生理设定点的昼夜节律波动是由视交叉上核(SCN)决定,该核通过投射控制下丘脑内外的许多目标结构。 SCN(中央起搏器)协调外部环境和内部昼夜节律机制之间的同步。由此产生的激素水平和自主神经系统 (ANS) 活动周期提供了精确的向特定器官发送信息,例如调整它们对接近的激素或代谢物的敏感性。 SCN 对光(光)和非光输入都有反应。心率和血压均存在昼夜节律模式,这与日常活动和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变化有关。血压的变化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因为中风、心律失常和高血压等几种心血管疾病与昼夜节律失调有关。正常昼夜周期的破坏,例如轮班工作、社交时差或在正常时间外进食,会导致中枢和外周生物钟不同步。这种去同步化会导致通常由 SCN 和光输入相互作用驱动的细胞过程的混乱。在这里,我们回顾一下由于不同心肺脑中心和视交叉上核之间的调节和相互作用而导致的自主系统功能和功能障碍,以及可能影响血压昼夜节律控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外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