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状细胞光生物调节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初步观察。
摘要来源:Adv Ophasemol Pract Res。 2022;2(2):100051。 Epub 2022 年 4 月 26 日。PMID:37846386
摘要作者:陈志清、陈彬彬、胡佩克、刘海鹏、郑定昌
文章所属单位:陈志清
摘要:目的:评估光生物调节(PBM)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这是一项单中心、自我对照的前瞻性研究。 1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资料(男5例,女7例,20只眼)对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 PBM 治疗 DME 的患者进行分析。平均年龄为 56 (26-68) 岁。所有参与者在夜间黑暗中接受 PBM 治疗,每周不少于 5 天,每天不少于 8 小时。基线检查及随访检查(治疗开始后1、2、6、10、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黄斑部视网膜厚度、眼底变化观察到病变。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的结果。 < 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在随访检查中未观察到眼底并发症。在基线和12个月随访检查中,最佳矫正视力为71.75±12.47和79.50±10.85,黄斑区最大视网膜厚度为390.95±77.12μm和354.13±1355.03μm,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为334.25±36.45μm和314.31±33.28μm,中心凹厚度为287.00±46.79μm和265.63±67.14μm。连续随访结果除第1个月外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与基线结果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黄斑区最大视网膜厚度每次随访结果与基线结果均有显着性差异(<0.05)。除第 6 个月的中心凹厚度 ( = 0.049) 外,所有后续的中心凹厚度结果均与基线结果没有显着差异 ( > 0.05)。视网膜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图像可观察到明显改善。
结论:PBM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DME的方法,值得进一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