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皮酚通过减轻氧化应激、炎症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改善链脲佐菌素鼠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模型中的认知缺陷。
摘要来源:J Mol Neurosci。 2021 年 11 月 19 日。Epub 2021 年 11 月 19 日。PMID:34797511
摘要作者:Akram Tayanloo-Beik、Zahra Kiasalari、Mehrdad Roghani
文章隶属关系:Akram Tayanloo-Beik
摘要:在啮齿类动物中脑室内(ICV)显微注射致糖尿病药物链脲佐菌素(STZ)可产生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模型,其特征是tau蛋白病理学和伴随的认知能力下降、胰岛素抵抗、神经炎症、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丹皮酚是牡丹皮等药用植物中的活性酚类成分,通过抗炎作用具有神经保护功效和抗氧化作用。本研究旨在评估丹皮酚对改善 ICV STZ 大鼠 sAD 模型认知缺陷的有益作用。在第 0 天和第 2 天将 STZ (3 mg/kg) 显微注射到侧脑室,并口服丹皮酚。从 STZ 后第 0 天(手术后)到第 24 天,两次服用 25(低)或 100(高)mg/kg 的剂量。除了作为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的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免疫组织化学评估之外,还评估了不同任务中的认知表现,并测量了氧化应激和炎症相关参数。较高剂量的丹皮酚可改善 Barnes 迷宫、新物体识别 (NOR) 任务、Y 迷宫和被动回避测试中的认知缺陷。此外,丹皮酚部分逆转海马丙二醛(MDA)、活性氧(ROS)、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还原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 6)、线粒体膜电位 (MMP)、髓过氧化物酶 (MPO) 和乙酰胆碱酯酶 (AChE) 活性。丹皮酚治疗还与海马区 GFAP 免疫反应性降低相关。本研究表明,丹皮酚可以通过改善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减轻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来减轻ICV STZ大鼠sAD模型的认知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