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 (Pisum sativum L.) 种子白蛋白提取物在小鼠结肠炎 DSS 模型中显示出抗炎作用。
摘要来源:Mol Nutr Food Res。 2015 年 4 月;59(4):807-19。 Epub 2015 年 3 月 2 日。PMID:25626675
摘要作者:Ma Pilar Utrilla、Ma Jesus Peinado、Raquel Ruiz、Alba Rodriguez-Nogales、Francesca Algieri、Ma Elena Rodriguez-Cabezas、Alfonso Clemente、Julio Galvez、Luis A Rubio
文章归属:Ma Pilar Utrilla
摘要:范围:这项研究调查了两种豌豆(Pisum)的预防作用苜蓿)种子白蛋白提取物,无论存在(豌豆种子提取物 [PSE])还是不存在(PSE 的白蛋白组分 [AF-PSE])可溶性多糖,在葡聚糖硫酸钠 (DSS) 诱导的小鼠结肠炎中。 span>
方法和结果:男性 C57BL/6J 小鼠被分为五组:一组为非结肠炎组,四组为结肠炎组。通过在饮用水中加入 DSS (3.5%) 4 天,然后除去 DSS 来诱发结肠炎。治疗组在结肠炎前 2 周开始口服 PSE(15 g/kg·天)或 AF-PSE(1.5 g/kg·天)或纯大豆 Bowman-Birk 抑制剂(BBI;50 mg/kg·天)诱导后维持9天。所有治疗组均显示出肠道抗炎作用,与未治疗的结肠炎小鼠相比,微观组织学损伤减少即可证明。这些治疗改善了不同促炎标志物的结肠 mRNA 表达:细胞因子、诱导酶、金属蛋白酶、粘附分子和 Toll 样受体,以及参与维持上皮屏障功能的蛋白质。此外,服用 PSE、AF-PSE 或大豆 BBI 可以部分或全部恢复健康小鼠的细菌计数。
CONCLUSION:PSE 和 AF-PSE 改善了 DSS 引起的小鼠损伤,其效果至少部分归因于活性 BBI 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