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多草药制剂对扑热息痛引起的小鼠肝毒性的肝保护活性。
摘要来源:Indian J Med Res。 2009 年 5 月;129(5):569-78。 PMID:19675387
摘要作者:C Girish、B C Koner、S Jayanthi、K R Rao、B Rajesh、SC Pradhan
摘要:背景与目标:多草药配方具有多种适应症,如保护肝脏、食欲和生长促进剂、胃肠道和肝脏调节剂、治疗肝功能障碍、肝再生以及肝脏兴奋剂和补品。尽管广泛使用,但缺乏其功效和安全性的科学证据。本研究旨在评估六种市售制剂(即 Liv 52、Livergen、Livokin、Octogen、Stimuliv 和 Tefroliv)对小鼠急性肝毒性的保肝活性。由扑热息痛 (PCM) 引起的 odel。方法:使用任意性别的瑞士白化小鼠,分为 28 组,每组 6 只。使用标准换算表根据人体剂量(20ml/天)计算多草药制剂的剂量。在 PCM 给药前,通过口服途径每天两次给予它们作为预处理(2.60 ml/kg/天),持续 7 天。通过在第 8 天给予单次口服剂量的 PCM(500 mg/kg bw)诱导肝毒性。研究参数在第 9 天进行。生化参数包括肝酶水平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和碱性磷酸酶(ALP)。药理和病理参数分别为苯巴比妥睡眠时间和肝组织的宏观和微观变化。结果:PCM毒性显着增加了 ALT、AST 和 ALP(与正常对照相比,321.00 +/- 87.93、273.17 +/- 45.68、257.50 +/- 17.64 IU/l、33.33 +/- 0.61、89.33 +/- 9.50、152.17 + //- 11.40 国际单位/升分别,P < 0.05),延长苯巴比妥诱导的睡眠时间(从 277.50 +/- 8.04 分钟到 335.83 +/- 7.00 分钟,P < 0.05)。当使用较高剂量的 PCM(1g/kg,口服单剂量)时,肉眼可见的肝组织显示出与出血相关的广泛坏死。低剂量(500 mg/kg,口服单剂量)显示肝组织点状出血性坏死。在显微镜研究中,PCM 引起的毒性表现出出血、脂肪变化和坏死。用 Liv 52 和 Livergen 液体制剂进行低剂量(2.6 ml/kg/天)预处理可逆转 PCM 引起的肝毒性。在较高剂量(5.2 毫升/公斤/天)下,所有六种草药制剂在所研究的药理学、生化和组织学参数中均显示出显着的有益作用。解释与结论:本研究结果证明了两种剂量水平的多药液体制剂对 PCM 诱导的小鼠肝毒性的功效。然而,它建议剂量调整可能需要进行试验才能优化临床环境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