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酸通过诱导内质网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激活 AMPK 通路在宫颈癌中发挥抗肿瘤作用。
摘要来源:Environ Toxicol。 2022 年 9 月;37(9):2121-2132。 Epub 2022 年 5 月 7 日。PMID:35524978
摘要作者:杨婷、田思娟、王耀辉、吉静、赵娟
文章所属单位:杨婷
摘要:茯苓酸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然而,茯苓酸在宫颈癌中的作用仍不清楚。因此,我们研究了茯苓酸对宫颈癌的影响并阐明了其潜在机制。我们用茯苓酸(0、10、20、40、80或160μM)处理HeLa细胞和正常宫颈上皮细胞(HUCEC)72小时,发现细胞活性降低。160μM茯苓酸作用48小时或80μM茯苓酸作用72小时,对HUCECs活力无影响。接下来,我们观察到内质网(ER)相关基因表达、线粒体膜电位(MMP)变化、ATP耗竭、活性氧(ROS)产生和细胞凋亡增加。此外,我们观察到茯苓酸处理的 HeLa 细胞的细胞质中细胞色素 C (Cytc) 表达增加,凋亡诱导因子 (AIF) 减少。 ER 应激抑制剂牛磺熊去氧胆酸 (TUDCA) 逆转了茯苓酸对 HeLa 细胞的影响。 AMPK 通路关键蛋白的 AMPK 和乙酰辅酶 A 羧化酶 (ACC) 的磷酸化在茯苓酸诱导的 HeLa 细胞中上调。最后,我们将HeLa细胞皮下植入雌性裸鼠体内,并用茯苓酸(50mg/kg)处理3周(5天/周),在茯苓酸诱导的异种移植小鼠中观察到肿瘤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凋亡, ER相关ted基因表达增加,肿瘤组织中ROS水平增加。因此,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茯苓酸通过诱导内质网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激活AMPK通路在宫颈癌中发挥抗肿瘤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