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白桦茸药用蘑菇子实体分离组分的抗癌作用:体外研究。

摘要来源:

国际医学杂志蘑菇。 2011;13(2):131-43。 PMID:22135889

摘要作者:

Marta Kinga Lemieszek、Ewa Langner、Józef Kaczor、Martyna Kandefer-Szerszeń、Bozena Sanecka、Witold Mazurkiewicz、Wojciech Rzeski

文章隶属关系:

Marta Kinga Lemieszek

摘要:

药用蘑菇白桦茸,桦褐孔菌 (Pers.:Fr.) Pilát(Hymenochaetaceae),已在俄罗斯、波兰和大多数波罗的海国家用于民间医学,作为清洁和消毒措施以及作为汤剂用于胃病、肠道蠕虫、肝脏和心脏病以及癌症治疗。关于这种蘑菇的健康促进功能已发表许多报告,包括具有抗菌、保肝、抗炎、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从 I. obliquus 中分离的部分 IO4 的体外抗癌活性。在一系列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中评估了对细胞增殖、运动性和活力的影响。从干燥子实体制备的白桦茸组分在人肺癌(A549)、结肠腺癌(HT-29)和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培养物中进行抗癌评价。应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大鼠少突胶质细胞模型(OLN-93)、肝细胞(Fao)、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和小鼠神经元(P19)来测试正常细胞的毒性。应用以下方法:肿瘤细胞增殖(MTT测定和BrdU测定)、细胞毒性(LDH测定)、肿瘤细胞运动(伤口测定)、肿瘤细胞形态(May-Grünwald-Giemsa染色)和死亡检测(ELISA)。白桦茸成分可引发抗癌作用归因于肿瘤细胞增殖、运动和形态变化减少的诱导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它在测试的正常细胞中不产生毒性或产生低毒性。所提供的数据可以为进一步研究 IO4 作为潜在抗癌药物开辟有趣的途径。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