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碳水化合物喂养策略对茯苓多糖产生、理化变化、抗炎活性的影响。

摘要来源:

Int J Biol Macromol。 2021 年 12 月 1 日;192:435-443。 Epub 2021 年 10 月 9 日。PMID:34637815

摘要作者:

陆美光、赵其行、许玉琪

文章所属单位:

陆美光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体外培养系统中使用两种选定的碳水化合物(蔗糖和马铃薯葡萄糖肉汤)对茯苓产生的多糖(PS)的结构进行物理化学表征并研究其药用价值。基于蔗糖或 PDB 的培养基对 Paragalago cocos 的 PS 产量显示出直接的剂量效应。极低分子量的 PS(<1 kDa)主要通过蔗糖和 PDB 补料合成。以蔗糖为食的椰子菌丝体导致 dirPS中果糖成分的剂量效应。蔗糖和PDB饲喂增加了PS的葡萄糖含量,但降低了半乳糖含量。本研究检测了 PS 在脂多糖 (LPS) 诱导的 RAW264.7 巨噬细胞中的抗炎活性。在 100 μg/mL 和 50 μg/mL 时,来自 10 g/L PDB 处理的 PS(表示为 PDB 10)预处理分别显示出对 TNF-α 和 IL-6 释放的最大抑制。从机械角度来看,PDB10 可以减弱 IκB 在 LPS 诱导的巨噬细胞中的降解,并下调 LPS 诱导的 ERK/AKT/p-38 磷酸化。 PDB10 对 LPS 诱导的 TGFRII 信号通路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茯苓,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