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桦褐孔菌深层培养物中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萜类化合物。

摘要来源:

植物化学。 2014 年 12 月;108:171-6。 Epub 2014 年 10 月 18 日。PMID:25446238

摘要作者:

应友民、张林艳、张霞、白海波、梁冬娥、马列锋、单伟光、詹查军

文章来源:

应友民

摘要:

羊毛甾烷型三萜类化合物、肌酸内酯A和B、一种二马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肌酸内酯C和五种已知萜类化合物6β-羟基-从白桦茸深层培养物中分离出反式二氢Confertifolin、inotodiol、3β,22-diHydroxyanosta-7,9(11),24-triene、3β-Hydroxycinnamolide和17-Hydroxy-ent-atisan-19-oic Acid ,桦褐孔菌。它们的结构通过光谱方法进行表征,包括 MS 和 NMR(1D 和 2D)光谱技术。芥内酯Ad B,带有α,β-二甲基、α,β-不饱和δ-内酯侧链的羊毛甾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实例,表现出比阳性对照阿卡波糖更有效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这一发现可能与真菌的抗高血糖特性及其作为糖尿病治疗的流行作用有关。此外,还从I. obliquus中分离得到了一个drimane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和一个atisane型二萜类化合物。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糖尿病:2型,
治疗物质 : 白桦茸 (桦褐孔菌),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