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

单击此处阅读完整文章。

摘要标题:

利用谱效应、成分敲除和分子对接技术快速鉴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摘要来源:

Front Nutr 。 2023;10:1089829。 Epub 2023 年 8 月 10 日。PMID:37637945

摘要作者:

马长阳、卢杰、任梦洁、王秋怡、李长勤、奚雪峰、刘振华

文章所属单位:

马长阳

摘要:

说明:茯苓以其促进健康的作用而闻名,由于其潜在的降血糖活性而被作为食物食用。但茯苓成分复杂,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生物活性成分尚不清楚。

方法:

方法:本研究首次建立了茯苓甲醇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及相应的α-葡萄糖苷酶谱效关系模型,以筛选茯苓中的活性成分。然后,预测的生物活性化合物被敲除并使用质谱法进行鉴定。最后,通过分子对接研究了每种化合物与α-葡萄糖苷酶的潜在结合位点和主要键。

结果:结果表明,茯苓中至少有11种化合物能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此外,还鉴定了八种单独的化合物,即猪荠酸B、脱氢茯苓酸、茯苓酸A、聚孔菌酸C、3-表脱氢茯苓酸、脱氢茯苓酸、3-O-乙酰基-16α-羟基曲霉烯酸和茯苓酸,并且它们对α-葡萄糖苷酶表现出有效的抑制活性。

讨论:基于分子对接的其可能的抑制机制表明,结合位点主要存在于这些化合物的A环、B环和C环上。化合物,以及C-3 C-16和C-17的侧链,具有α-葡萄糖苷酶的苯丙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组氨酸和缬氨酸。它们之间的主要相互作用可能是烷基和氢键,这从理论上验证了这些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该研究成果为发现茯苓中具有降血糖作用的生物活性成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低血糖,
治疗物质 : 茯苓,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