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菊花中的香叶菊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保肝活性。

摘要来源:

Food Chem Toxicol。 2023 年 7 月;177:113850。 Epub 2023 年 5 月 22 日。PMID:37225032

摘要作者:

刘宇、周飞、舒洪震、林立根、张庆文

文章所属单位:

刘宇

摘要:

两种新的香叶鹤型倍半萜类化合物,chrysanthemolides A (1) 和 B (2),以及四种已知的香叶鹤型倍半萜类化合物,hanphyllin (3)、3β-羟基-11α,13-二氢-木香烯内酯 (4)、从野菊花中分离并鉴定出木香烯内酯 (5) 和 6,7-二甲基亚甲基-4-醛-1β-羟基-10(15)-烯-(4Z)-二环癸烯 (6)。新化合物的结构通过高分辨率电喷雾电离质谱(HR-ESI-MS)、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NMR)谱和电子谱来阐明。电子圆二色性(ECD)。同时,测试了所有分离株对叔丁基过氧化氢 (t-BHP) 损伤的 AML12 细胞的保肝活性。化合物 1、2 和 4 在 40 μM 浓度下表现出显着的保护作用,与 10 μM 浓度的阳性对照白藜芦醇相当。作为最有效的一种,选择化合物 1 进行进一步研究。化合物 1 剂量依赖性地增加 t-BHP 损伤的 AML12 细胞的活力。此外,化合物 1 通过锚定在 Kelch 样 ECH 相关蛋白 1 (Keap1) 的 Kelch 结构域的结合位点来促进活性氧的积累,同时增加谷胱甘肽水平、血红素加氧酶 1 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核因子红细胞 2 相关因子 2 从 Keap1 解离并易位至细胞核。综上所述,印度花中的香叶鹤型倍半萜类化合物有望进一步开发用于保护肝脏免受氧化损伤。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氧化应激,
治疗物质 : 野菊花,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