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和银杏酸 C15:1 对临床分离株的活性。
摘要来源:ACS Infect Dis。 2023 年 10 月 13 日;9(10):1867-1877。 Epub 2023 年 9 月 11 日。PMID:37696007
摘要作者:文泽文、王聪、白冰、曹欣怡、范克伟、胡春友、李佩玉、邓其文、于志坚
文章所属单位:泽文文
摘要:是新生儿侵袭性感染的主要原因,也是公认的与非妊娠成人多种疾病相关的病原体。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和传播需要开发新型抗菌剂。本文描述了银杏酸 C15:1 (GA (15:1)) 的临床潜在抗菌活性和机制。 GA (15:1) 对 72 种临床分离株的 MIC 和 MIC 值分别为 6.25 和 12.5μM。 GA (15:1) 对两种细菌均表现出很强的杀菌作用浮游细菌和嵌入生物膜的细菌以及抑制生物膜生长的显着效果。此外,GA(15:1)具有细胞内抗菌活性,可显着降低腹腔感染模型中的细菌负荷。机制研究表明,GA (15:1) 通过独特的双靶向作用机制 (MoA) 触发无乳链球菌的膜损伤。首先,GA (15:1) 以细菌细胞质膜中的磷脂为目标。其次,通过使用基于质谱的药物亲和力响应靶稳定性(DARTS)和分子对接,脂蛋白信号肽酶II(lspA)被确定为GA(15:1)的靶蛋白,其对于维持细菌膜的作用至关重要去极化和透化。我们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开发 GA (15:1) 来对抗感染的潜在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