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藿香醇通过 TLR2/MyD88/NF-kB 通路和微生物群调节减轻 5-氟尿嘧啶诱导的肠粘膜炎。
摘要来源:Biomed Pharmacother 。 2020 年 4 月;124:109883。 Epub 2020 年 1 月 28 日。PMID:32004938
摘要作者:吴家珍、甘雨轩、李木霞、陈丽萍、梁家丽、卓建一、罗慧娟、徐楠、吴雪、吴起端、林志秀、苏子仁、雨红刘
文章来源:吴家珍
摘要:肠粘膜炎给接受化疗和放疗的癌症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由于抗癌药物减轻肠粘膜炎的副作用不确定,许多研究集中在中药(TC米)。广藿香醇(PA)是从广藿香中提取的活性化合物,具有有效的胃肠道保护作用。但PA是否对肠粘膜炎有作用尚不清楚。因此,我们通过腹腔注射5-氟尿嘧啶建立大鼠肠粘膜炎模型,并灌胃PA(10、20和40 mg/kg),以评价PA对肠粘膜炎的作用。通过大鼠常规观察(体重、进食量、腹泻情况)检测PA对肠粘膜炎是否有作用。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10 和 MPO)、粘膜屏障蛋白(闭合小带 -1 (ZO-1)、claudin-1、occludin、肌球蛋白轻链 (MLC) 的水平)、粘蛋白-2)和肠道微生物群的测定,以阐明 PA 对大鼠肠道粘膜炎作用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PA能有效改善体重、食物摄入量和肠道粘膜腹泻情况炎大鼠,初步证实PA功效。进一步的实验表明,PA不仅降低了TNF-α、IL-1β、IL-6和MPO的水平,而且还显着提高了IL-10的水平。此外,PA治疗后患病大鼠的粘膜屏障蛋白和微生物群落的表达也得到改善。因此,PA可能通过改善炎症、保护粘膜屏障、调节肠道菌群来预防肠道粘膜炎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