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素通过肺癌细胞释放基质金属蛋白酶-1 组织抑制剂来抑制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能力。
摘要来源:Biochem Pharmacol。 2014 年 9 月 15 日;91(2):202-16。 Epub 2014 年 6 月 26 日。PMID:24976505
摘要作者:Robert Ramer、Sascha Fischer、Maria Haustein、Katrin Manda、Burkhard Hinz
文章隶属关系:Robert Ramer
摘要:大麻素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作为其肿瘤消退作用的一部分。然而,其根本机制仍存在争议。在本研究中,研究了大麻素对潜在的肿瘤与内皮细胞通讯的影响,从而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通过 Boyden 室、二维管形成和纤维蛋白珠测定评估与血管生成相关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的细胞行为,后者评估三维芽的形成。通过 WST-1 测试对活力进行量化。与 CM 相比,用大麻二酚、Δ(9)-四氢大麻酚、R(+)-methanandamide 或 CB2 激动剂 JWH-133 处理的 A549 肺癌细胞的条件培养基 (CM) 引起 HUVEC 的迁移以及管和芽形成减少载体处理的癌细胞。大麻素处理的 A549 细胞与 HUVEC 共培养进一步证实了对芽形成的抑制。使用大麻素激活受体的拮抗剂,抗迁移作用被证明是通过大麻素受体或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 1 介导的。SiRNA 方法揭示了大麻素诱导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 1 (TIMP-1) 的表达及其上游触发因素,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观察到的 HUVEC 迁移减少有因果关系。直接暴露后未检测到类似的抗血管生成作用HUVEC 与大麻素的结合,但在将重组 TIMP-1 添加到 HUVEC 后发生。最后,证实了另外两种大麻素处理的肺癌细胞系(H460 和 H358)的 CM 的抗迁移作用。总的来说,我们的数据表明抗血管生成因子 TIMP-1 在细胞间肿瘤-内皮细胞通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从而导致内皮细胞的抗血管生成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