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大麻二酚的铂(IV)药物可诱导线粒体功能障碍并协同增强抗肿瘤作用。
摘要来源:J Inorg Biochem。 2024 年 5 月;254:112515。 Epub 2024 年 3 月 1 日。PMID:38490045
摘要作者:韦唐丽、陈丽华、石鹏敏、王长丽、彭玉生、杨静、廖夏丽、杨博、高传柱
文章所属单位:唐丽魏
摘要:化疗耐药是临床抗癌治疗中难以克服的问题。尽管奥沙利铂是治疗结直肠癌(CRC)的有效化疗药物,但它仍然存在严重的毒性和耐药性。本工作构建了三种奥沙利铂四价铂前药(O1-O3)和三种新型混合氨/胺类似物(C1-C3),在其轴向位置引入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大麻二酚。所有铂(IV) 前药在多种肿瘤细胞系中表现出有效的抗肿瘤作用,特别是在HCT-116细胞中,复合物O3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值为6.02±0.69μM,约为HCT-116细胞的2.6倍奥沙利铂。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复合物 O3 以浓度依赖性方式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并通过降低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 2 (SOD2) 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3 (SOD3) 的表达来增强活性氧 (ROS) 的积累。复合 O3 会诱导线粒体功能障碍并上调促凋亡蛋白 Noxa,最终导致严重的 DNA 损伤。磷酸化组蛋白 H2AX (γ-H2AX) 表达的上调是明确的证据。此外,O3还能抑制RAD51蛋白的表达,阻止DNA损伤修复,从而克服耐药性。这种将生物活性分子大麻二酚与 pl 相结合的策略铂类药物在提高疗效、克服耐药性方面已被证明非常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