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活性炭对口服百草枯中毒吸附效果评价:大动物实验研究]。

摘要来源:

中华卫中病急救医学。 2017 年 3 月;29(3):211-215。 PMID:28627339

摘要作者:

孙百胜、何跃中、裴宇豪、张聪、张西刚、杨展

文章所属单位:

孙百胜

摘要:

目的:研究活性炭悬浮液对百草枯(PQ)在比格犬胃肠道中的吸附作用。

方法:20只健康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两组比格犬均经胃给予20%PQ溶液(剂量30 mg/kg)。暴露于 PQ fo 后30分钟后,实验组给予活性炭混悬液(1.0 g/kg I型活性炭粉末与100 mL生理盐水混合)灌胃,对照组仅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暴露于PQ 10分钟、30分钟、1、2、4、8、12、24和48小时后,从肝门静脉和外周静脉采血,检测血浆中PQ浓度的变化。应用毒代动力学软件DAS 2.1.1分析PQ浓度并比较两组毒代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动态监测暴露前10分钟、暴露后4小时以及暴露后第1天至第7天每天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生命体征变化。

结果:暴露于 PQ 后,肝门静脉血浆中的毒物浓度和对照组外周静脉上升较快,4小时后达到峰值。一开始下降很快,8小时后才缓慢下降。但在实验组中,达到峰值的增加速度明显缓慢。此外,PQ峰值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约为对照组的50%(μg/L:123.50±11.67比255.18±12.29,肝门静脉血122.35±11.72比250.86±) 11.15(来自外周静脉的血液)。 8小时后,其下降速度比对照组快得多。染毒48小时后,血浆中PQ浓度仍低于对照组(μg/L:0.53±0.18比15.98±5.58,肝门静脉血0.31±0.01比15.03±4.82)外周静脉血中,均 P<0.01)。毒代动力学分析,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肝门静脉和外周静脉血浆中PQ的最大浓度(Cmax)和曲线下面积(AUC)实验组显着降低[Cmax(μg/L):肝门静脉血125.07±9.49 vs 255.18±12.29,外周静脉血123.38±9.52 vs 250.86±11.15; AUC(mg×L(-1)×h(-1)):肝门静脉血中1.6±0.2 vs. 3.3±0.4,外周静脉血中1.5±0.2 vs. 3.2±0.3],到达时间PQ的峰值(Tmax)减慢(小时:肝门静脉血液中为5.3±1.9 vs. 4.0±0.0,外周静脉血液中为4.7±1.5 vs. 4.0±0.0),并且PQ血浆半衰期(t1/ 2)平均保留时间(MRT)显着缩短[t1/2(小时):肝门静脉血液为3.8±1.2 vs. 15.4±3.7,外周静脉血液为3.5±1.0 vs. 15.5±2.7; MRT(小时):肝门静脉血液中为8.0±1.5 vs. 13.4±1.2,外周静脉血液中为7.6±1.3 vs. 13.3±1.2;全部P<0.01]。暴露PQ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HR和RR均升高,并于第4天左右达到峰值,随后升高幅度开始下降。逐渐流下来; SpO2逐渐减慢,第4天左右达到谷值后开始恢复,但实验组生命体征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各项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4天HR(bpm):134.50±3.04 vs. 142.00±6.43,4天RR(次/分钟):31.00±0.58 vs. 34.33±0.94,4天SpO2:0.900±0.006 vs. 0.873± 0.005,均 P<0.05]。

结论:PQ 中毒后 30 分钟给予活性炭可减缓升高速度血浆中PQ浓度升高,峰浓度降低,对比格犬生命体征影响较小。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农药毒性,
治疗物质 : 活性炭,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