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穿心莲内酯作为抗肿瘤化合物在六六六引起的肝损伤中的功效。

摘要来源:

营养。 2005 年 6 月;21(6):756-61。 PMID:19679627

摘要作者:

Neha P Trivedi、Upendra M Rawal、Beena P Patel

文章所属单位:

印度古吉拉特大学科学院动物学系。

摘要:

相关性:本研究涉及穿心莲内酯(穿心莲的活性化合物)的影响。它可以将小鼠实验性肝癌的致癌状况逆转至正常,并可能成为人类肝癌的潜在治疗/预防剂。目的:A.paniculata(Kalmegh)在印度传统医学体系中广泛用作保肝和促肝剂,据报道对不同的肝毒素具有保护作用。材料和方法ODS:对对照小鼠、仅用六氯环己烷 (BHC) 处理的小鼠和 BHC + 穿心莲内酯处理的小鼠进行组织形态学、超微结构和生化研究,了解穿心莲内酯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肝功能检查用酶进行分析。结果:BHC实验模型在雄性小鼠体内形成不可逆的肝脏肿瘤。补充穿心莲内酯时观察到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强调了受损肝脏的恢复。这种恢复也反映在肿瘤结节的形成上。补充穿心莲内酯组的肝脏中磷酸化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的活性表明肝脏中的糖原分解得到改善。与BHC治疗的动物相比,补充穿心莲内酯的动物的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血清谷氨酸草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显着降低,表明g 穿心莲内酯引起的再生作用。结论:研究表明穿心莲内酯的再生能力可能是由于其能够重新激活催化多种生化和合成过程反应的肝功能酶,并且它可能对严重肝损伤情况有用。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穿心莲,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