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感染会引发 Pink1 小鼠的帕金森病样症状。
摘要来源:《自然》。 2019年7月;571(7766):565-569。 Epub 2019 年 7 月 17 日。PMID:31316206
摘要作者:Diana Mathoud、Tyler Cannon、Aurore Voisin、Anna-Maija Penttinen、Lauriane Ramet、Ahmed M Fahmy、Charles Ducrot、Annie Laplante、Marie-Josée Bourque、Lei Zhu、Romain Cayrol ,Armelle Le Campion,Heidi M McBride,Samantha Gruenheid,Louis-Eric Trudeau,Michel Desjardins
文章隶属:Diana Matheoud
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与运动症状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丧失。尽管引发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的机制尚不清楚,但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炎症被认为具有关键作用。帕金森病的早发型形式与PINK1 激酶和 PRKN 泛素连接酶基因发生突变。 PINK1 和 Parkin(由 PRKN 编码)参与培养细胞中受损线粒体的清除,但最近使用敲除和敲入小鼠模型获得的证据导致关于 PINK1 和 Parkin 对体内线粒体自噬的贡献的矛盾结果。此前已有研究表明,PINK1 和 Parkin 通过抑制线粒体抗原的呈递在适应性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这表明自身免疫机制参与了帕金森病的病因学。在这里,我们发现 Pink1 小鼠肠道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会参与线粒体抗原呈递和自身免疫机制,从而引发细胞毒性线粒体特异性 CD8T 细胞在外周和大脑中的建立。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小鼠纹状体中多巴胺能轴突静脉曲张的密度急剧下降,并受到运动障碍的影响,即L-DOPA治疗后逆转。这些数据支持 PINK1 是免疫系统抑制因子的观点,并提供了一种病理生理学模型,其中肠道感染是帕金森病的触发事件,这凸显了肠-脑轴在该疾病中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