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 D3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和抗菌素基因表达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
摘要来源:Saudi J胃肠病。 2016年7月-8月;22(4):316-23。 PMID:27488327
摘要作者:Amrollah Sharifi、Mohammad Javad Hosseinzadeh-Attar、Homayoon Vahedi、Saharnaz Nedjat
文章归属:Amrollah Sharifi
摘要:背景:炎症性肠病 (IBD) 是一种肠道疾病慢性炎症,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有人提出补充维生素 D 可能对 IBD 有有益作用。
<跨度类="sub_abstract_label">目的:表征维生素 D 对导管素 (hCAP/LL37) 基因表达、ESR 和血清 hs-CRP 水平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90 名缓解期 UC 患者被随机分配,分别接受 300,000 IU 肌肉注射维生素 D 或 1 mL 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干预前和干预后90天,测量血清25(OH)-维生素D3、PTH、钙、ESR和hs-CRP的水平。还使用 qRT-PCR 对 Cathelicidin 基因表达进行了定量。
结果:两组之间基线血清 25-OH-维生素 D3 水平无差异,干预后仅维生素 D 组有所升高(P<0.001 )。维生素D组干预后hs-CRP水平较低(干预前:3.43±3.47 vs 3.86±3.55 mg/L,P=0.56;干预后:2.31±2.25 vs 3.90±3.97 mg/L,P=0.023)。维生素 D 组的 ESR 显着下降(之前:12.4± 6.1 与 12.1 ± 5.3 毫米/小时,P= 0.77;之后:6.7 ± 4.5 vs 11.4 ± 5.5 mm/h,P<0.001)。维生素 D 组 hCAP18 基因表达的平均倍数变化显着高于安慰剂组。 (平均值±标准差:3.13±2.56 vs 1.09±0.56;中位数±四分位数范围:2.17±3.81 vs 0.87±0.53,P<0.001)。
结论:ESR 和 hs-CRP 水平降低以及 LL37 基因表达增加支持维生素 D 补充剂可能对 UC 患者有益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