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悬钩子中分离出的富含三萜类化合物的标准化组分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急性结肠炎和 LPS 诱导的巨噬细胞的抗炎作用。
摘要来源:J Ethnopharmacol。 2014 年 12 月 2 日;158 Pt A:291-300。 Epub 2014 年 10 月 30 日。PMID:25446582
摘要作者:Ji-Sun Shin、Eu-Jin Cho、Hye-Eun Choi、Ji-Hyung Seo、Hyo-Jin An、Hee-Juhn Park、Young-Wuk Cho、Kyung- Tae Lee
文章归属:Ji-Sun Shin
摘要:民族药理学相关性:Rubus coreanus Miquel (蔷薇科),韩国黑树莓,传统上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包括腹泻、哮喘、胃病和癌症。尽管之前的研究表明从悬钩子中分离出的19α-羟基乌苏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活性,但尚未探索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后继作用和作用方式。本研究旨在评估悬钩子 (TFRC) 富含 19α-羟基乌烷型三萜类成分的组分对结肠炎和脂多糖 (LPS) 诱导的 RAW 264.7 巨噬细胞小鼠模型的抗炎作用和分子机制。
材料和方法:通过 DSS 在 ICR 小鼠中诱导实验性结肠炎 7 天。疾病活动指数(DAI)考虑了体重、粪便稠度和总出血量。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观察组织学变化和巨噬细胞聚集。使用免疫测定、RT-PCR 和实时 PCR 测定促炎标记物。通过荧光素酶测定和蛋白质印迹法确定涉及核因子-κB (NF-κB) 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MAPK) 激活的信号通路。
结果:在 DSS 诱导的结肠炎小鼠中,TFRC 改善了 DAI 和病理特征,包括结肠缩短和结肠上皮损伤。 TFRC 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组织水平并减少巨噬细胞浸润结肠组织。在 LPS 诱导的 RAW 264.7 巨噬细胞中,TFRC 通过下调 NF-κB 和 p38 MAPK 信号传导的激活来抑制 NO、PGE2 和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
结论:研究表明,TFRC 对 DSS 诱导的结肠损伤和 LPS 诱导的巨噬细胞活化具有有效的抗炎作用,并支持其在结肠炎中可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