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皮酚对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理化性质及抗炎作用的研究。
摘要来源:IntImmunopharmacol。 2017 年 1 月;42:32-38。 Epub 2016 年 11 月 15 日。PMID:27863299
摘要作者:宗世宇、蒲一琼、徐本良、张桐、王兵
文章所属单位:宗世宇
摘要:丹皮酚是牡丹皮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丹皮酚的基本理化性质,包括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和渗透性。然后评价丹皮酚对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抗炎作用。将大鼠分开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丹皮酚处理组(100、200、400mg/kg)、阳性组。每组有10只大鼠。通过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重量/长度比以及宏观和组织学评估来评估抑制效果。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丹皮酚在不同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分别为284.06-598.23和461.97-981.17μg/mL。有效被动渗透率Pe为23.49×10cm/s。在抗炎结果方面,与模型组相比,200和400mg/kg剂量的丹皮酚治疗可显着降低DAI、结肠重量/长度比以及肉眼和组织病理学评分。此外,两种丹皮酚的血清IL-17和IL-6水平显着降低,而TGF-β1水平升高。治疗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因此,丹皮酚的水溶性较差,但口服吸收良好。此外,丹皮酚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治疗作用,且治疗效果呈剂量依赖性。本研究的结果为开发治疗 UC 的新型治疗剂提供了证据。然而,该药物对人类 IBD 是否具有治疗益处或副作用仍有待充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