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莲内酯通过抑制IL-23/IL-17轴发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摘要来源:Am J Transl资源。 2018;10(2):465-473。 Epub 2018 年 2 月 15 日。PMID:29511440
摘要作者:朱勤、郑佩芬、陈新宇、周峰、何巧娜、杨跃峰
文章所属单位:朱勤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可能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穿心莲内酯是穿心莲内酯的主要活性成分。穿心莲内酯的抗炎能力表明其对 UC 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在本研究中,促炎因子的血清浓度升高,包括 (TNF)-α、i与健康供体相比,UC 患者中检测到白细胞介素 (IL)-1β、IL-6 和 IL-23,以及 CD4+ 细胞中 Th17 细胞(IL-17+CD4+ 细胞)的百分比增加。这些数据表明Th17免疫反应可能参与UC的发病机制。建立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模型。苏木精和伊红染色结果证实了穿心莲内酯对结肠炎的治疗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流式细胞术和蛋白质印迹分析表明,穿心莲内酯可以降低血清和结肠组织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7A的水平, Th17细胞在CD4+细胞中的百分比,并抑制结肠组织中IL-23、IL-17A、ROR-γt(Th17细胞的关键转录因子)和p-STAT3的水平。此外,从 UC 患者中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并用不同浓度的穿心莲内酯 (0, 10、20 和 30 μg/ml)。穿心莲内酯还对促炎因子水平、Th17细胞百分比和相关蛋白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在脂多糖处理的正常 PBMC 中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这些数据表明穿心莲内酯可能通过 STAT3 信号传导抑制 Th17 免疫反应。总之,我们证明穿心莲内酯通过抑制IL-23/IL-17轴和下游促炎因子的活性,从而抑制炎症反应,从而缓解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