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蘑菇桦褐孔菌提取物的植物化学特征及降血糖活性。

摘要来源:

J Sci Food Agric。 2010 年 1 月 30 日;90(2):276-80。 PMID:20355042

摘要作者:

陆学明、陈海霞、董鹏、付玲玲、张鑫

文章所属单位:

陆学明

摘要:

背景:桦褐孔菌是一种药用蘑菇,已被用作治疗糖尿病、肺结核和癌症等多种疾病的有效药物。为了阐明其活性部位及其成分,研究了斜叶草乙酸乙酯部位(EAFI)对高血糖的影响,并对EAFI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

结果:EAFI 治疗导致血液显着下降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P<0.05)。显着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改善生长生理特性。此外,EAFI治疗降低了糖尿病小鼠的甘油三酯和丙二醛水平,增加了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肝脏中肝糖原水平。从 EAFI 中分离出五种化合物,并通过以下方法鉴定为羊毛甾醇 (1)、3β-羟基-lanosta-8,24-diene-21-al (2)、inotodiol (3)、过氧化麦角甾醇 (4) 和曲美烯醇酸 (5)光谱方法。研究发现桦树二醇和曲美烯酸对 α-淀粉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对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

结论:EAFI 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具有显着的降血糖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萜类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rol 化合物似乎是 I. obliquus 的主要活性成分。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白桦茸 (桦褐孔菌),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