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和绿茶叶揉捻加工的新型发酵茶中鉴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摘要来源:Toxicon。 2010 年 12 月 21 日。Epub 2010 年 12 月 21 日。PMID:20549810
摘要作者:Asami Toshima、Toshiro Matsui、Mai Noguchi、Ju Qiu、Kei Tamaya、Yuji Miyata、Takashi Tanaka、Kazunari Tanaka
文章所属单位:日本福冈市箱崎九州大学研究生院农学部。
摘要:背景:生产出一种新的发酵茶通过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叶与绿茶叶(称为LG茶)的揉茶加工,对麦芽糖负荷大鼠显示出有效的降血糖作用。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鉴定降血糖茶产品中的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结果:LG 茶的麦芽糖酶抑制活性高出三倍(IC(50) 0.065 mg 干燥提取物 mL(-1) )比单独的枇杷叶或绿茶更有效。此外,LG茶有利地抑制麦芽糖酶作用而不是蔗糖酶作用。通过 LG 茶的生物引导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茶素 A、茶素 B、严格素和 1,6-二没食子酰葡萄糖被新鉴定为麦芽糖酶抑制剂,IC(50) 值为 142、225、398 和 337分别是微摩尔 L(-1),以及先前鉴定的儿茶素和茶黄素。
结论:从每种分离化合物对 LG 茶总体抑制作用的 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儿茶素是 LG 茶中抑制 α-葡萄糖苷酶或麦芽糖酶的主要候选物,其次是茶黄素、茶素、严格素1,6-二没食子酰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