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

单击此处阅读完整文章。

摘要标题:

化疗引起的口腔粘膜炎与有害的细菌失调有关。

摘要来源:

微生物组。 2019 年 4 月 25 日;7(1):66。 Epub 2019 年 4 月 25 日。PMID:31018870

摘要作者:

Bo-Young Hong、Takanori Sobue、Linda Choquette、Amanda K Dupuy、Angela Thompson、Joseph A Burleson、Andrew L Salner、Peter K Schauer、Pujan Joshi、Evan Fox、Dong -Guk Shin、George M Weinstock、Linda D Strausbaugh、Anna Dongari-Bagtzoglou、Douglas E Peterson、Patricia I Diaz

文章隶属关系:

Bo-Young Hong

摘要:

背景:胃肠粘膜损伤(粘膜炎)通常影响口腔,是一种具有临床意义但尚未完全了解的疾病癌症化疗的并发症。尽管抗肿瘤细胞毒性是主要的损伤触发因素,但口腔微生物共生体与粘膜组织的相互作用可能会改变反应。然而,尚不清楚化疗及其相关治疗是否会影响口腔微生物群落,从而破坏常驻微生物与邻近粘膜之间的稳态平衡,以及这种改变是否与粘膜炎有关。为了了解口腔粘膜炎的病理生理学知识,49 名接受 5-氟尿嘧啶 (5-FU) 或多柔比星化疗的受试者在一个周期内进行了纵向评估,评估临床结果、细菌和真菌口腔微生物组变化以及上皮转录组反应。作为微生物组稳定性的对照,对 30 名非癌症受试者进行了纵向评估。通过补充体外试验,我们还评估了 5-FU 对口腔微生物的抗菌潜力以及与口腔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结果:口腔粘膜炎的严重程度与 5-FU、唾液流量增加和更高的浓度相关。口腔粒细胞计数。口腔细菌组在化疗期间被破坏,虽然抗生素和酸抑制剂的摄入导致了这些变化,但细菌组破坏也与抗肿瘤药物相关,并且与口腔粘膜炎的严重程度独立且密切相关。与粘膜炎相关的细菌组变化包括链球菌属、放线菌属、双子菌属、颗粒菌属和韦荣球菌属中常见的与健康相关的共生菌的减少,以及革兰氏阴性菌如具核梭杆菌和口普氏菌的富集。这种变化不能用 5-FU 的直接抗菌作用来解释,而是类似于其他口腔疾病中与炎症相关的菌群失调变化。化疗期间的上皮转录反应包括 upreg涉及先天免疫和细胞凋亡的基因的表达。使用多层上皮结构,我们发现与粘膜炎相关的生态失调变化可能会加剧粘膜损伤,因为粘膜炎耗尽的唾液链球菌作为共生体被耐受,而富含粘膜炎的具核梭菌则表现出促炎和促凋亡的能力。

结论:总而言之,我们的工作表明化疗引起的口腔粘膜炎与细菌失调有关,并证明了细菌失调的可能性转变加剧抗肿瘤药物引起的上皮损伤。这些发现表明,控制口腔细菌失调可能是改善口腔粘膜炎的一种新的预防方法。

研究类型 : 人体研究
更多链接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