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豆醇和二甲双胍对脑室内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痴呆小鼠模型的有益作用。
摘要来源:Metab Brain Dis。 2024 年 6 月;39(5):661-678。 Epub 2024 年 6 月 6 日。PMID:38842663
摘要作者:Khagesh Ram、Kuldeep Kumar、Dhandeep Singh、Dimple Chopra、Vasudevan Mani、Amteshwar Singh Jaggi、Nirmal Singh
文章隶属关系:Khagesh Ram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羽扇豆醇和二甲双胍在脑室内链脲佐菌素(i.c.v.,STZ)产生的痴呆小鼠模型中的有效性。瑞士小鼠通过静脉注射诱导痴呆。第一天和第三天以 3 mg/kg 的剂量施用 STZ。痴呆症的评估涉及莫里斯水迷宫(MWM)性能的检查,以及一些生化和组织学研究。 STZ 治疗导致显着改善MWM 性能提升;各种生化改变(脑乙酰胆碱酯酶 (AChE) 活性增加、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 (TBARS)、亚硝酸盐/硝酸盐、核因子红细胞 2 相关因子 2 (Nrf-2) 减少、谷胱甘肽 (GSH) 水平降低)和神经炎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增加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服用羽扇豆醇(50 mg/kg&100 mg/kg;口服)和二甲双胍(150 mg/kg&300 mg/kg;口服)表明 STZ 产生的行为、生化和组织学改变显着减少。羽扇豆醇(50 mg/kg;口服)和二甲双胍(150 mg/kg;口服)的低剂量组合比单独使用高剂量的任一药物产生更明显的效果。结论表明羽扇豆醇和二甲双胍对痴呆具有疗效,两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可作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型痴呆的潜在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