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总苷和山茱萸多糖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线粒体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摘要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治。 2015 年 9 月;35(9):1090-8。 PMID:26591365
摘要作者:陈丹、李建军、张丽婷、匡伟、陈克芳、侯向平、麦华超、陈科
文章所属单位:陈丹
摘要:目的:观察山茱萸总苷(COTG)和山茱萸多糖(CP)的功效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线粒体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结扎左前降支建立AMI大鼠模型ng 冠状动脉分支。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COTG预防组、CP治疗组、COTG治疗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3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通过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检测心功能。通过马森三色染色测定梗塞大小。通过检测线粒体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例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物-1(PGC-1α)亚基、PGC-1β、核呼吸因子-1(NRF-1)和GSK-3P 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
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梗死面积增大,心功能下降, 表达PGC-1α、PGC-1β、NRF-1 mRNA 表达量减少,GSK-3β mRNA 表达量增加(均 P<0. 05)。与模型组比较,COTG预防组、CP治疗组、COTG治疗组心肌梗死面积缩小,心功能改善,NRF-1 mRNA表达升高; COTG预防组和CP治疗组PGC-1α和PGC-1β mRNA表达升高; CP治疗组GSK-3β mRNA表达降低(均P<0. 05)。与CP预防组相比,CP治疗组的缩短分数(FS)和主动脉收缩压(SBP)升高; CP 治疗组的射血分数 (EF) 降低; CP治疗组和COTG治疗组PGC-1α、PGC-1β、NRF-1 mRNA表达量降低; CP治疗组GSK-3β mRNA表达降低(均P<0. 05)。与COTG治疗组相比,FS、EF、左心室CP治疗组收缩末压(LVESP)、SBP和GSK-3β mRNA表达均降低(P<0. 05)。
结论:COTG和CP可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促进心肌线粒体生物合成。它们对心肌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GSK-3β信号通路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