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飞蓟素对雄性小鼠氯胺酮诱导的精神分裂症的有效作用:深入了解作用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摘要来源:J Psychiatr Res。 2024 年 9 月 12 日;179:141-155。 Epub 2024 年 9 月 12 日。PMID:39293119
摘要作者:Benneth Ben-Azu、Aliance R Fokoua、Olajide S Annafi、Olusegun G Adebayo、Elisabetta C Del Re、Nneka Okuchukwu、Gbemileke J Aregbesola、Akpor-Esiri C Ejenavi、David M Isiwele、Arausi J Efezino、Ifelunwa D Okpu
文章隶属关系:Benneth Ben-Azu
摘要:背景:< N-甲基-D-天冬氨酸功能减退 (NMDA) 导致的神经化学失调会因神经免疫和氧化应激而加剧,并且是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精神疾病的已知危险因素。在这里,我们研究一下其保护和疗效水飞蓟素(一种具有神经保护功能的多酚类黄酮)在小鼠 NMDA 拮抗剂氯胺酮预防逆转模型中的作用和机制。
方法: span>小鼠被分为 6 个组(n = 9)。在预处理中,第 1 组和第 2 组接受生理盐水(10 mL/kg/口服),第 3 组和第 4 组(水飞蓟素,50 和 100 mg/kg/口服),第 5 组(利培酮,0.5 mg/kg/口服)。 )连续 14 天,然后在第 8-14 天在第 2-5 组中联合注射氯胺酮(20 mg/kg/i.p.)。然而,逆转研究中的小鼠在第 8-14 天之间接受水飞蓟素(50 和 100 mg/kg,口服)和利培酮(0.5 mg/kg,口服)治疗之前腹腔注射氯胺酮 14 天。在疾病的关键大脑区域评估了对精神分裂症样行为、神经化学、炎症和氧化/氮能应激标记物的影响。
结果:< /span>水飞蓟素预防减少和逆转氯胺酮引起的纹状体、前额皮质和海马中多巴胺、5-羟色胺、乙酰胆碱酯酶、丙二醛和亚硝酸盐水平的增加。这些伴随着过度运动、刻板印象、记忆和社交障碍的改善,特别是缺乏致死倾向。作为补充,相对于氯胺酮组,水飞蓟素降低了髓过氧化物酶、肿瘤坏死因子-α 和白细胞介素 6 的浓度。此外,与氯胺酮相比,氯胺酮引起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降低,水飞蓟素使大脑区域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正常化。
结论:总体而言,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除其他机制外,水飞蓟素的抗精神病作用可能主要与小鼠大脑中神经化学和神经营养变化的正常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