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活性成分丹皮酚通过调节 PI3K-Akt-GSK3β-NF-κB 信号通路改善 MK-801 治疗小鼠的精神分裂症样行为。
摘要来源:《民族药理学杂志》。 2023 年 10 月 5 日;314:116627。 Epub 2023 年 5 月 9 日。PMID:37164258
摘要作者:Ho Jung Bae、Jae Youn Kim、Seung-Hyuk Choi、So-Yeon Kim、Hyun-Jeong Kim、Ye Eun Cho、Yu-Yeong Choi、Ju-Yeon An、 So-Young Cho、Jong Hoon Ryu、Se Jin Park
文章隶属关系:Ho Jung Bae
摘要:民族药理学相关性: span>Cynanchum paniculatum (Bunge) Kitag。 ex H. Hara(萝藦科)在东亚传统上被用作镇痛剂或抗病毒剂。有趣的是,一些中国和韩国的传统医学书籍报道了使用C. paniculatum治疗精神病症状,例如
研究目的: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旨在调查 C. paniculatum 是否可以改善MK-801 诱导的精神分裂症样行为小鼠的感觉运动门控中断。我们还旨在鉴定圆锥花序中可能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活性成分,并发现圆锥花序的主要成分化合物丹皮酚具有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潜力。
材料和方法:为了评估丹皮酚对 MK-801 诱导的精神分裂症样行为小鼠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行为测试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有关。此外,我们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技术研究了丹皮酚的抗精神病作用。
结果:C.穗花提取物(100 或 300 mg/kg)和丹皮酚(10 或 30 mg/kg)在声学惊吓反应测试中显着逆转 MK-801 诱导的前脉冲缺陷。此外,丹皮酚(10 或 30 mg/kg)减弱了 MK-801 诱导的小鼠精神分裂症样行为的社交新奇偏好和新物体识别记忆。此外,PI3K、Akt、GSK3β 和 NF-κB 以及相关促炎细胞因子(如 IL-1β 和 TNF-α)的磷酸化水平通过在实验中给予丹皮酚(10 或 30 mg/kg)而显着逆转。 MK-801 治疗小鼠的前额皮质。
结论:总的来说,这些数据表明丹皮酚具有潜在的用途作为治疗感觉运动门控缺陷、阴性症状和认知缺陷(例如在精神分裂症中观察到的缺陷)的药物,且副作用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