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免疫后早产儿轮状病毒脱落。
摘要来源:疫苗。 2011 年 10 月 19 日;29(45):8141-6。 Epub 2011 年 8 月 19 日。PMID:21856359
摘要作者:Candice K Smith、Monica M McNeal、Nicole R Meyer、Simone Haase、Cornelia L Dekker
文章隶属关系:Candice K Smith
摘要:目标:有关早产儿轮状病毒疫苗脱落的数据有限。我们描述了早产儿在首次接种五价轮状病毒疫苗 (RV5) RotaTeq(®) 后 2 周内轮状病毒脱落的自然史,以及向家庭接触者传播症状的风险 (HHC)。</span >
患者和方法:对 15 名胎龄 26-34 周的早产儿进行的前瞻性试点研究对从 NICU 出院时年龄在 6 至 14 周之间接受 RV5 免疫的儿童进行了研究。在接下来的两周内收集粪便样本,并通过酶免疫测定 (EIA)、细胞培养和 RT-PCR 分析轮状病毒抗原。收集研究对象的不良事件以及 HHC 中的任何发烧、呕吐和腹泻症状。
结果:轮状病毒抗原免疫接种后检测到排泄,53.3%的早产儿和收集的86份粪便样本中22.1%的轮状病毒EIA结果呈阳性。 RT-PCR 检测的脱落率较高,86.7% 的婴儿和 76.7% 的样本呈阳性。只有 42% 的 EIA 阳性样本通过细胞培养呈阳性(8/86 样本总数,9.3%)。 53 家 HHC 均未报告婴儿免疫后 4 周内出现轮状病毒感染症状。
结论:研究结果本研究d证明早产儿在首次接种 RV5 疫苗后 2 周内的不同时间点通过 EIA、病毒培养和 RT-PCR 检测粪便呈阳性。 RT-PCR 脱落率需要在细胞培养病毒定量的背景下进行临床评估,该值较低。本研究中未检测到 HHC 的症状传播,这支持了这些早产婴儿排出的疫苗病毒的传播性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