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黄芩苷通过糖异生相关的p-JNK-PDK1-AKT-SIK2信号通路发挥抗轮状病毒作用。

摘要来源:

Eur J Pharmacol。 2021 年 4 月 15 日;897:173927。 Epub 2021 年 2 月 7 日。PMID:33567320

摘要作者:

宋丽君、钟培成、朱雪梅、周若霞、高梦月、兰倩、陈家博、陈阳、赵文昌

文章所属单位:

丽君宋

摘要:

轮状病毒(RV)感染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严重脱水性胃肠炎的主要原因,迄今为止,RV的预防和治疗仍然是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临床缺乏特效药物。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黄芩苷的抗RV作用及其对糖代谢的影响。在这里,我们首次证明黄芩苷具有抗RV附着作用,且在浓度下效果最强。100 μM 的进入量,并且还在 100、125、150、175 和 200 μM 的浓度下抑制 RV 的复制。此外,黄芩苷有助于克服体重减轻并降低腹泻率和评分,在 RV 感染的新生小鼠中,浓度为 0.3 mg/g 时治疗效果最佳。有趣的是,黄芩苷可降低 RV 感染的 Caco-2 细胞的葡萄糖消耗,最佳浓度为 125 μM。接下来,代谢组学分析表明有68个差异表达的代谢物,包括丙酮酸、天冬酰胺、组氨酸和丝氨酸的增加,以及磷酸二羟丙酮的减少,这表明潜在的信号通路是糖异生。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黄芩苷通过提高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PEPCK)来抑制糖异生。此外,黄芩苷上调了潜在的糖异生蛋白,即盐诱导激酶 2、丙酮酸脱氢酶激酶 1、AKT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1 和下调的磷酸化 c-Jun NH2 末端激酶,这些激酶与 G-6-Pase 和 PEPCK 表达相关。因此,黄芩苷改善了RV引起的糖异生破坏。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轮状病毒感染,
治疗物质 : 黄酮类化合物,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