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丁香酚通过与群体感应受体竞争性结合而表现出抗毒力特性。

摘要来源:

生物污染。 2017 年 9 月;33(8):624-639。 Epub 2017 年 8 月 9 日。PMID:28792229

摘要作者:

Prasanth Rathinam、H S Vijay Kumar、Pragasam Viswanathan

文章隶属关系:

Prasanth Rathinam

摘要:

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群体感应抑制 (QSI) 确定丁香酚的亚最低抑菌浓度 (MIC) 水平对标准菌株 PAO1 和两种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抗生物膜和抗毒力特性。 400 μM 丁子香酚显着减少导尿管上的生物膜形成和毒力因子 (VF),包括细胞外多糖、鼠李糖脂、弹性蛋白酶、蛋白酶、绿脓素和pyoverdine (p<0.001)。此外,丁子香酚表现出对 QS 信号 (AI) 的产生有显着影响 (p<0.001),但不影响其化学完整性。计算机对接研究表明,与各自的 AI 相比,丁子香酚和 QS 受体之间存在稳定的分子结合。对报告菌株的研究证实,丁子香酚与 QS 受体 (LasR) 的竞争性结合是可能的 QSI 机制,导致除 VF 基因之外的 QS 相关基因的显着抑制 (p<0.001)。该研究首次深入揭示了丁子香酚的抗毒特性机制。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铜绿假单胞菌,
治疗物质 : 丁香酚,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