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印楝种子中的柠檬苦素及其抗菌活性]。

摘要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2019 年 11 月;44(22):4864-4873。 PMID:31872594

摘要作者:

卢晓峰、林鹏程、子嘉晨、范晓娜

文章所属单位:

卢晓峰

摘要:

采用硅胶、Pharmadex LH-20凝胶、ODS树脂等柱层析技术从印楝干燥种子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种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为nimbocinol(1),17β-羟基nimbocinol(2),1α,3α,7α-三乙酰维拉西宁(3),7α-苯甲酰毛奇林宁(4),1,3-二乙酰-7-tigloyl- 12-羟基维拉斯宁( 5),3-去乙酰基沙拉宁( 6),1-O-乙酰基-1-去乙酰基沙拉宁( 7),2( R),3-二氢沙拉宁( 8),2( S),3-二氢沙拉宁( 9) ,2,3-二氢硝苯内酯(10),6-高莫二乙酯ylnimbin(11)、gedunin(12)、7-脱乙酰基-7-表-二氢gedunin(13)、7-脱乙酰氧基-7α-羟基gedunin(14)和nimbinene(15)。化合物7是一种新的天然产物。 4、8、9、13和14为首次从印楝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对大肠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具有抑制活性,MIC值分别为32和128 mg·L~(-1)。化合物10对表皮葡萄球菌具有中等的抑制活性,MIC值为64 mg·L~(-1)。化合物11对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抑制作用,MIC均为128 mg·L~(-1)。化合物15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抑制活性,MIC值为128 mg·L~(-1)。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印度楝,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