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叶乳香中的西松烷型二萜锯齿醇的完整结构归属及其抗原虫活性评估。
摘要来源:Phytother Res 。 2009 年 3 月;23(3):303-7。 PMID:21157686
摘要作者:Thomas J Schmidt、Marcel Kaiser、Reto Brun
文章所属机构:Institut für Pharmazeutische Biologie und Phytochemie (IPBP),Westfälische Wilhelms-Universität Münster,德国明斯特。
>摘要:从乳香乳香树胶脂中获得的二氯甲烷提取物。 (Burseraceae),一种著名的药用植物树脂(“印度乳香"),高产地分离出了西松烷型二萜锯齿醇。之前报道的其结构没有明确的双键几何结构和立体化学规范,通过光谱测量和明确的方法重新分析。通常指定为 S(-)-cembra-3 E,7 E,11 E-triene-1-ol。首次报告了所有 NMR 数据的完整分配。发现该化合物与先前从 B. CARTERI 中分离出的 cembrenol 相同。 Serratol 已针对四种人类原生动物病原体进行了体外活性测试,即布氏锥虫病(东非人类锥虫病,昏睡病)、T. CRUZI(恰加斯病)、多诺瓦尼利什曼原虫(黑热病)和恶性疟原虫(热带疟疾) )。它被发现对布鲁斯锥虫和恶性疟原虫具有活性。这些活性比其对大鼠骨骼肌成肌细胞的细胞毒性高 10 至 15 倍。虽然已有一些关于乳香二萜潜在抗炎活性的报道,但这是此类化合物的抗原虫活性的首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