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给予黄体酮预防早产。
摘要来源: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6 Jan 25;(1):CD004947。 PMID:16437505
摘要作者:J M Dodd、V Flenady、R Cincotta、C A Crowther
摘要:背景:早产是与围产期死亡率和发病率相关的主要妊娠并发症,发生在占所有新生儿的 6% 至 10%。人们提倡使用黄体酮来预防早产。目的:评估妊娠期间使用黄体酮预防早产的益处和危害。检索策略:我们检索了 Cochrane 妊娠和分娩组对照试验专门登记册(2005 年 3 月)、Cochrane 对照试验中央登记册(Cochrane 图书馆,第 3 期,2004 年)、MEDLINE(1965 年至 1 月)2005 年)、EMBASE(1988 年至 2004 年 8 月)和当前内容(1997 年至 2004 年 8 月)。选择标准:所有已发表和未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通过任何途径给予黄体酮以预防早产。数据收集和分析:使用Cochrane协作组织和Cochrane妊娠和分娩组的标准方法。方法学质量评估和试验数据提取由两位作者独立进行。结果使用具有 95% 置信区间的相对风险来呈现。主要结果:对于所有服用黄体酮的女性,37 周以内的早产风险有所降低(六项研究,988 名受试者,相对风险 (RR) 0.65,95% 置信区间 (CI) 0.54 至 0.79)和早产风险出生小于 34 周(一项研究,142 名受试者,RR 0.15,95% CI 0.04 至 0.64)。服用黄体酮的母亲所生的婴儿出生体重低于 2500 克的可能性较小(四项研究,763 名婴儿,RR 0.63,95% CI 0.49 至 0.81)或脑室内出血(一项研究,458 名婴儿,RR 0.25,95% CI 0.08 至 0.82)。服用黄体酮的妇女和服用安慰剂的妇女的围产期死亡率没有差异(五项研究,921 名受试者,RR 0.66,95% CI 0.37 至 1.19)。孕产妇或新生儿结局没有其他差异报告。作者结论:肌内注射黄体酮与妊娠 37 周以内的早产和婴儿出生体重低于 2500 克的风险降低相关。然而,迄今为止,其他重要的孕产妇和婴儿结局的报道很少,大多数结局仅来自一项试验(Meis 2003)。目前尚不清楚妊娠期的延长是否会改善孕产妇和婴儿的长期健康结果。同样,有关黄体酮治疗预防早产的潜在危害的信息也很有限。需要有关的更多信息使用阴道黄体酮预防早产。